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医调理 >

几种阳虚体质的中药调理法

文章来源:未知
阅读次数:

  心阳虚
  【症状表现】表现为心悸、气短(活动时加剧)自汗、胸闷不舒或痛;面色苍白、体倦乏力、四肢厥冷、大汗出、心悸加重甚至昏迷不醒;舌质淡、舌体胖嫩、苔白、脉虚欲绝等。
  【病因】指由发汗、泻下太过,或劳心过度、心气耗损或年老脏气日衰、病后体虚所致心气虚,进一步发展为心阳虚。
  【调理方剂】桂枝加附子汤。
  【来源】《伤寒论》。
  【功效】适用于发汗大过,遂致汗出不止,恶风,小便难,四肢拘急,难以屈伸者。
 
  脾阳虚
  【症状表现】脘腹疼痛、喜温喜按、畏寒肢冷、喜热饮、大便清稀、倦怠神疲、纳食减少;或泛吐清涎、或水肿、或妇女白带量多而清稀;舌淡胖或有牙痕、苔白滑、脉沉弱。
  【病因】本证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来,也可因饮食失调、过食生冷,或因寒凉药物太过,损伤脾阳,命门火衰,火不生土而致。
  【调理方剂】理中汤。
  【加减】如泄泻较频,方中白术改用土炒,以增加涩肠止泻的作用。如虚寒较甚,而见,面色苍白,手足不温,或昏睡露睛,可加熟附子,以加强温阳祛寒之力,名附子理中丸,或再加肉桂,名附桂理中丸,其补阳祛寒之力更大。
  【功效】脾胃虚寒证,自利不渴,呕吐腹痛,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,阳虚失血,如吐血、便血或崩漏,胸痞虚证,胸痛彻背,倦怠少气,四肢不温。现用于急慢性胃炎、胃窦炎,溃疡病、胃下垂、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。


 

走进成都御生堂中医馆

 成都御生堂中医馆成都御生堂中医馆以“发展中医药事业,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”为使命.【详情】

推荐老中医

彭培海特聘医师

擅长:擅长:心脑血管疾病、男性病...

我要咨询/预约
成都御生堂中医馆 成都御生堂中医馆 成都御生堂中医馆 成都御生堂中医馆 成都御生堂中医馆
关 闭